王世貞 / Wang Shizhen

王世貞 / Wang Shizhen

1526-1590
小傳

      王世貞(1526-1590)。江蘇太倉人,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為大同總督王忬(1507-1560)之子,生有異稟,讀書過目不忘。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進士,時年二十二歲。任刑部主事,為官正直,不依附權貴。當時的首輔嚴嵩對此十分痛恨。後來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因灤河決堤之事下獄,雖然王世貞兄弟每天跪在嚴嵩門前求情,王忬仍被殺害。等到嚴嵩去官後,王世貞努力為其父將寃案平反。後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明弘治、正德、嘉靖、隆慶到萬曆前期(1488-1580)近百年間,文壇籠罩「復古」風氣,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思潮倡議者眾,分別有「前七子、後七子」,其中「後七子」的王世貞才高望顯,博學多識,聲勢最為顯赫。其文藝主張的核心是以博學為根本,熟讀涵泳經典古籍,在體裁法度的規範之上,兼採眾長,書寫人生。

     「復古觀」與「重視歷史」是一體之兩面。王世貞崇信儒家用世濟世之道,致力古文辭,也兼治史學,以司馬遷、班固自勵,蒐集史料三十年不輟。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弇山堂別集》、《觚不觚錄》、《國朝叢記》、《名卿績紀》、《倭志》、《安南傳》、《短長》、《異典述》、《異事述》、《弇州史料》、《藝苑卮言》,著作涵蓋史部、子部、集部,花燦果繁。 

      王世貞聲華意氣影響全國,長期操文壇之柄,有功大雅。復古的目的是為了要透過典範學習開啟下一個階段的創新,故編選《圓機活法詩學全書》、《世說新語補》、《駢語雕龍》、《書苑》、《畫苑》、《古今法書苑》等書,以為後學法式。王世貞喜交遊,也是吳門重要的書畫鑒藏家和贊助人,與吳門畫家陸治、錢穀、俞允文等交往,以禮相待;還為李時珍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作序,以廣招徠。

論曲之言輯為《曲藻》

      王世貞生平著作宏富,其《藝苑卮言》中有許多論曲之言,後輯成《曲藻》一書。《曲藻》摘引前人曲話,載錄作者逸事,評論元明戲曲作家、作品。最重要的論點是,分析比較南曲、北曲的差異,人工字音和自然樂音方面,「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則辭情多而聲情少,南則辭情少兒聲情多」。藝術表現力和運用則是「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獨奏」。兩者可能的弱點則是「北氣易粗,南氣易弱」。王世貞的深度分析對創作者在藝術實踐中利用南北曲各自的特點來豐富戲曲的表現力很有助益。

王世貞與「弇山園」

      王世貞的園林愛好萌生於家難之後,嘉靖三十八年,父親王忬因灤河戰事失利下獄,世貞上疏請退,奔走營救無效,王忬次年被殺,世貞兄弟扶柩歸里。除服後首建「離薋園」以避世,園在城市中,仍不免市塵之聲,於是在嘉靖末年更覓城西幽僻之地,開啟「弇山園」的長期造園行動。最先園名「小祗林」,築有藏經閣貯放經書,主人徜徉其中,親近佛道經藏。約在隆慶五、六年間更擴大規模,因讀《山海經》:「弇州之山,五彩之鳥仰天,名曰鳴鳥,爰有百樂歌舞之風。有軒轅之國,南棲為吉,不壽者乃八百歲。」忻然嚮慕,因易園名為「弇山園」,表達建構一個有別於塵世空間的期待。

      在管家總理其事下,園林快速擴張,山水相互回環,形成六大景區,若斷若續,形勢繁複。其中假山構作尤為突出,禮聘造園山師,運用土石疊山,中弇、東弇、西弇相繼告成,相互角勝,「時有二山師者:張生任中、西弇,吳生任東弇。余戲謂:「二弇之優劣,即二生之優劣。」然各以其勝角,莫能辨也。」或云張生即張南陽,惜世貞集中乏明確記載。他曾說:「獨余癖迂計,必先園而後居第。以為居第足以適吾體,而不能適吾耳目。其便私之一身及子孫,而不及人。」在他的觀念中,園林不只是一身或家人獨樂之地,而要開放向知交好友,在世貞社交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弇山園次第落成,得到極高評價。主人既傾其家貲造園,也用心撰寫〈弇山園記〉八篇詳述園林景象,進而結集相關題詠為《山園雜著》以代導遊,在園林文學的發展上也具有重要里程意義。

王世貞與茶

試墨品茗,文人風尚

     萬曆十四年(1586),王世貞、屠隆、汪道昆、汪道會等人在杭州創辦「南屏社」,而王世貞、屠隆等人不僅嗜茶成癖,且寫有眾多茶詩傳世。其時,「試墨品茗」是文人墨客的時髦風尚,這些志趣相投的詩人會聚一堂,徹夜品茗賞書、清談試墨,真可謂風雲際會。王世貞曾為交情頗深的胡應麟和詩一首《茶灶》,詩云:「蟹眼猶未發,雀舌已芬敷;自炊還自啜,不愛文君罏。」說煮茶時茶香四溢、愛茶勝過愛酒;另首詩也說:「隠囊匡坐自煎茶,窗前竹色分茶盌。」自己煎茶自己品嘗,頗有人茶靜好之感。

 

潤筆換茶

     王世貞寫有一首《趙承旨為恭闍黎寫華以詩乞茶》,詩云:「玉堂潤筆元無價,珍貴吳興只換茶。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頂屬君家。」大意是說翰林院高手的潤筆費很高,但即使筆端能寫出宛如舍利的金華典章,也只能換得蒙頂山茶而已,表示蒙頂山茶實屬珍貴無比。蒙頂山茶,產於四川雅安蒙頂山(也稱蒙山),為唐時第一名茶,又稱「仙茶」,從唐代開始入貢到清代為止。

 

題美人捧茶

     王世貞曾命題《解語花.題美人捧茶》,令眾文友藉題發揮寫詞,他自己寫道:「中泠乍汲,穀雨初收,寶鼎松聲細。柳腰嬌倚,熏籠畔,鬥把碧旗碾試。蘭芽玉蕊,勾引出清風一縷。顰翠蛾斜捧金甌,暗送春山意。微裊露鬟雲髻,瑞龍涎尤自沾戀纖指,流鶯新脆低低道,卯酒可醒還起。雙鬟小婢,越顯得那人清麗。臨飲時須索先嘗,添取櫻桃味。」表示春末穀雨初收,正是煮茶品茗的最佳時節,尤其佳茗似美人,兩相輝映,美人捧茶、茶煙裊裊亦似傳情,解語花般的美人,使得飲茶更添加風味。這闋詞表達了明朝後期濃郁重彩的浪漫風情。

 

茶詩多首

     王世貞寫有茶詩多首,如《陸羽泉》,詩云:「康王谷瀑中泠水,何似山僧屋後泉。客至試探禪悅味,玉團初碾浪花圓。」說的是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的江西廬山康王谷泉水,陸羽讚美其水質「甘腴清冷,具備諸美」。王世貞寫《送陸楚生入陽羨採茶.其一》,詩云:「由來陸羽是茶神,著得茶經字字真。莫道青山無宿業,耳孫仍作采山人。」說茶神陸羽的後代子孫輩仍在青山種茶、採茶。《送陸楚生入陽羨採茶.其二》,詩云:「陽羨春芽玉萬株,新焙得似虎丘無。縱令王肅無情思,不與諸傖喚酪奴。」此詩讚美江蘇宜興名茶陽羨茶,陽羨茶為貢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詩中「酪奴」是「茶」的別稱,典故出自王肅,南北朝的王肅原為南臣,因故到北魏當官,除了吃北方羊肉奶酪外,依舊不改南方喝茶習慣,北朝人故意挑釁問他茶與奶酪高下如何?王肅表示「惟茗不中與酪作奴」,表示茶的滋味絕不在奶酪之下,是以「酪奴」成了茶的別名。

 

繼續閱讀
  • 《鳳洲》
    《鳳洲》
    出處 :《草書詩卷》
  • 《世貞記言》
    《世貞記言》
    出處 :《草書詩卷》
  • 《五湖長》
    《五湖長》
    出處 :《與徐益孫書》
  • 《王世貞印》
    《王世貞印》
    出處 :《與徐益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