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振 / Wu Zhizhen

吳之振 / Wu Zhizhen

1640-1717
小傳

      吳之振(1640-1717),浙江桐鄉人。字孟舉,號柳丁、橙齋,別號竹洲居士、黃葉老人、黃葉村農、補衲庵主。

  吳之振少而聰穎過人,青年時期問學呂留良、黃宗羲兩位大儒,呂、黃傾囊相授,對吳的思想、學識、見地、詩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他們的指導下,吳之振在詩法門徑上豁然開朗,詩藝大增。

編選宋代詩歌總集《宋詩鈔》

  康熙二年(1663)吳之振與呂留良、黃宗羲、姪子吳自牧相約共選《宋詩鈔》。後來呂、黃因為另有文化事業退出,吳之振和自牧擔起《宋詩鈔》的編選工作。歷經八年的努力,康熙十年(1672)付梓出版。吳之振帶著百餘部《宋詩鈔》到北京,以此書結交名流,遍與名公大家相唱和,詩作甚富,才名籍甚,譽滿京城。他以實力獲得田雯、王士禎等一眾名流認可、讚譽,擴大了《宋詩鈔》的影響力;而《宋詩鈔》的傳播促進了清初宋詩風興起,展。此外,吳之振此次納貲得中書科中書一職,實際未出仕。回鄉後的吳之振,立即著手編選當代著名詩人施閏章、宋琬、王士禛、曹爾堪等人的詩選《八家詩選》。之振慷慨好施。康熙十年(1671),江南大旱,浙北尤甚,災民輾轉溝壑,之振開倉施粥,分區賑米,自正月至麥收,捐糧施食,救活大量災民。他於築路、浚河、育嬰、恤孤、施藥、助葬等善事無不樂為。

吳之振與「黃葉村莊」

  康熙十四年(1675),年僅三十六歲的吳之振遷入位於桐鄉石門城西的「黃葉村莊」新居,其構造布局出自畫家禹之鼎之手,命名自蘇軾詩句「家在江南黃葉村」,從此過起隱逸生活。有親友來訪,則和唱題詠,詩酒高會。獨處時,則賞花撫琴,徜徉山水,漸樂於參禪悟道、治經讀史等靜虛平淡的生活狀態,期間編成《黃葉村莊詩集》,盡現名士風采。家富藏書,多秘本。

      吳之振的侄孫吳震翱為畫《黃葉村莊圖》。圖中可見莊園綠樹環繞,靜謐清幽。莊內有亭台樓榭,迴廊曲曲,竹樹掩映,自然雅致。室內案上放有書籍捲軸,籬牆內一位老者在指揮一個兒童種菜,這正是吳之振隱居生活的寫照。

吳之振於黃葉村莊內闢菜地二畝,園丁雜植菜蔬。因連日好雨,菜蔬生意可喜,吳之振作《種菜詩》二首,自和二首,並請好友就此題唱和,唱和之人有呂留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黃宗羲等六十三人,留下了《種菜詩唱和冊》,享譽詩壇。至民國時仍有清代遺民勞乃宣、吳郁生等人唱和,影響力長達兩百餘年。

 

  吳之振有家庭崑班,因班中頭牌演員藝名「玉笋尖」,故又號稱「玉笋班」。吳之振曾帶著家班宦遊演出,曾演出《牡丹亭》和《鳴鳳記》。

參考資料:

馮小娟《清初詩人吳之振研究》,浙江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匯集63位明清文人墨寶的《種菜詩唱和冊》,究竟由誰發起?

繼續閱讀
  • 《千年吳》
    《千年吳》
    出處 :《雜文》冊頁
  • 《之振私印》
    《之振私印》
    出處 :《雜文》冊頁
  • 《之振私印》
    《之振私印》
    出處 :《雜文》冊頁
  • 《之振私印》
    《之振私印》
    出處 :《雜文》冊頁
  • 《之振孟舉》
    《之振孟舉》
    出處 :《雜文》冊頁
  • 《古之振奇人也》
    《古之振奇人也》
    出處 :《雜文》冊頁
  • 《吳之振印》
    《吳之振印》
    出處 :《雜文》冊頁
  • 《孟舉》
    《孟舉》
    出處 :《雜文》冊頁
  • 《孟舉》
    《孟舉》
    出處 :《雜文》冊頁
  • 《孟舉》
    《孟舉》
    出處 :《雜文》冊頁
  • 《延陵季子》
    《延陵季子》
    出處 :《雜文》冊頁
  • 《患難餘生》
    《患難餘生》
    出處 :《雜文》冊頁
  • 《黃葉老人》
    《黃葉老人》
    出處 :《雜文》冊頁
  • 《補衲葊主》
    《補衲葊主》
    出處 :《雜文》冊頁
  • 《橙齋孟舉》
    《橙齋孟舉》
    出處 :《雜文》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