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 / Wang Yangming

王陽明 / Wang Yangming

1472-1529
  • 稱號: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陽明學說影響遍及東亞
小傳

      王守仁(1472-1529),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伯安,因歷官貴州時曾於陽明洞(今貴陽市修文縣)學習,世稱陽明先生。義理、詞章、弓馬、兵法、道術,無所不精。他是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通儒釋道諸家,立心學之體系,又能統軍征戰、保國安民,是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十二歲就塾師,文武兼學,興趣多面向發展。十五歲出游居庸三關,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弘治十二年(1499)中進士,時年二十八歲。分到工部觀政,他一方面鑽研兵家之書,演練陣法,上〈陳言邊務疏〉條陳邊防之策。一方面和提倡詩文改革的李夢陽、何景明等文學家切磋古詩文。

  正德三年(1508),困居貴州龍場驛,忽中夜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澈悟儒家精髓本是向內求理的身心之學。遂於貴陽書院講述「知行合一」學說。

  正德十一到十三年(1516-1518)巡撫江西、廣東、湖廣、福建,開始軍旅生涯。選練民兵,實施正規軍事訓練,僅一年多就掃蕩數十年的寇亂。平亂後,建社學、立鄉約,共成仁厚之俗。兵馬倥傯之際不廢思想之精進、修身之功夫,講學著述,註解古本《大學》等書,深化學術內涵。

  正德十四年(1519)寧王朱宸濠造反,守仁調兵糧、召義勇、定謀策,僅費時四十餘日就平定叛亂,挽救朝廷傾覆。封新建伯。兩年後,正德十六年(1521)提出「致良知」學說,完成心學體系。

  嘉靖六年(1527)廣西夷亂起,朝廷命守仁總督兩廣、江西、湖廣軍務,守仁扶病蒞任。啟程前,與門人論學,貞定「四句教」義理──四句教指「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針對此次夷亂,守仁參擇意見,採取懷柔之策,開恩招撫,最後不折一矢不戮一卒,招撫叛亂勢力。亂平之後,順應夷俗,立土官、分土目、設流官,圖地方之久安。嘉靖七年(1528)七月,守仁出兵進剿在廣西據險結寨數十年的少數民族,奇襲成功,一舉殲滅。戰事結束後,因病乞歸,於嘉靖八年(1529)十一月病逝於歸鄉途中。門人問遺言,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諡文成,有《王文成公全書》。

義理思想

  長期以來,社會主流義理思想是程顥、程頤、朱熹的「程朱理學」,重心為「格物致知」。王守仁提出新學說,構築系統化的「心學」體系,重心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貢獻是將宋代以來的儒學重新上接先秦儒學思想,並將心性之學連結天的概念,建立形上的終極本源。

王學影響東亞

  王守仁的義理學說是明治維新重要的思想指導,對日本進入現代化之後的崛起有高度影響。日本的武士道更是奉遵其「知行合一」觀念。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1848-1934)深受守仁學說影響,尊崇陽明學,特意佩一方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陽明」。

  現浙江紹興王守仁故居,為其建功封伯後的府邸,俗稱「王府」。守仁集學問、事功、德業於一身,萬曆十二(1584)年,朝廷下令王守仁從祀孔廟,認定為「真儒」。

  1904年,日俄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天皇派出皇家代表團,由日本宗親岩原大三、日本東宮侍講文學博士三島毅,偕駐中國武官高山公通等一行共6人,前往貴州瞻仰陽明遺蹟。 

  三島毅題詩並勒石成碑,詩云:「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該碑豎於貴陽東山陽明祠,「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

以王守仁為主角的戲劇 

  王守仁是傳奇性人物,文治武功都有極高成就,人生充滿戲劇性,吸引諸多戲劇、小說、俗文學、曲藝以之為主角。以王守仁為主角的戲劇有:

(一)《王陽明平逆記》,又名《陽春記》《護國記》,殘存兩折。劇情是許真君傳授王守仁擒賊妙計,守仁參透機關,果斷興師,領兵平定寧王。班師回朝後歸隱入道。此劇的〈點化陽明〉一折在嘉靖、萬曆間流傳甚廣,演唱青陽腔、徽池雅調。

(二)《神劍記》,明萬曆間重要戲曲家呂天成(1510-1618)撰,佚。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有著錄,略敘其劇情「以王文公道德事功,譜之聲韻」,當是展演王守仁一生的文治武功。

(三)《陽明洞》,清乾隆間周杲撰,佚。《曲海總目提要補編》記其題材曰:王守仁貶貴州,建龍岡書院以化民俗。授命討伐寧王叛亂,經杭州淨慈寺,有一室封鎖甚嚴,乃寺僧無無祖師臥室,囑五十年後始可開啟。守仁開之,內得一偈,知無無祖師即其前身。於是守仁雖極貴而視功名甚淡。值其父七十壽辰,封伯詔至,榮葆三代,舉家歡慶。 

 

歷史留下故事,故事可以改變歷史

《三國演義》這部明代的小說,講述的故事對象,乃是與他們有千年以上距離的三國時代。與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平穩描述不同,《三國演義》中魏蜀吳三國爭雄,馳騁於中國土地上的熱血奔騰,穿梭在其中的揖讓進退與計謀百出,作後走向國家統一的歷史過程,不知感動了多少的後代人,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典故、故事。

「火燒連環船」就是其中之一,在赤壁之戰中,曹操一方使用了連環船計策,也就是將所有的船隻相互連結,這樣的方式,有其實際的作用,對於不熟悉水上戰爭的北方士兵來說,連環船透過了彼此連結,穩定船身,以減少暈船而加強戰力,同時,連結的戰船也可以產生威嚇力。不過,這一場戰役的戰術有著巨大的缺陷,也就是面對火攻時,連結一起的戰船反而無法隔絕火源,造成整體巨大的損失。這一故事的由來,以及隱含的啟示,是任何一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能知曉的。

 然而,在明代時,寧王的叛變,卻重蹈了這樣的覆轍,當寧王發動攻擊時,基於類似的考量,也將諸戰船連結,這在王守仁看起來簡直愚不可及,如果讀過《三國演義》,就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於是,同樣的歷史場景在明代重現,王守仁下令火攻,火光之中,戰船與寧王的慾望一同殞落,映照了王陽明與大明前途的光輝。《三國演義》為我們以及世界留下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同時也給了我們許多行動的資源。

 

影響日本維新,陽明山紀念他

王陽明的致良知,解放了過去思想上的枷鎖,知行合一,讓人們更看重自己的道德與經世濟民的可能,同時還有一種審度時勢的強健心態,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在慌亂中理出應對的頭緒。王陽明的思想,照耀了整了中國歷史,還廣及日本,王陽明的《傳習錄》成為大量日本人的讀本,其思想也成為日扁面對國際困局,進而推動明治維新的思想資源,陽明學說鼓動著日本人將國家的命運視為己任,在思想與行動上為國家人民拚搏,如前文提及東鄉平八郎(1848-1934)印章「一生低首拜陽明」。台灣史上,王陽明也是重要的人物。王陽明《傳習錄》在日流傳的盛況,蔣介石就曾經目睹,而且,蔣介石也服膺於王陽名的學說,因此,現在的陽明山,原名草山,正是為了紀念王陽明的偉大,才將其改名為陽明山,矗立在台北的北方,時時提醒著我們應當要效法這位偉大的人物,發掘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貢獻於社會、國家、人民。

 

繼續閱讀
  • 《伯安》
    《伯安》
    出處 :《自書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