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寵 / He Ruchong

何如寵 / He Ruchong

1569-1641
  • 稱號:《明史》稱其「操行恬雅,與物無競,難進易退,世尤高之。」
小傳

  何如寵(1569-1641),原籍婺源,移籍桐城。字康侯,號芝岳。何亮功(1617-1690)為其長孫。如寵幼年在其岳父許靜齋處讀私塾十年,與阮大鋮同窗。又從吳應寰學,和同里方大鉉、吳應賓、葉燦、左光斗史可法等交好友善,唱和切磋。

  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時年三十歲。選翰林院編修,風度端凝,為一時之冠。累遷國子監祭酒,提拔英才,文風丕變。天啟元年(1621年),升禮部侍郎,因守孝未到任,直到孝滿才赴任原官。時魏忠賢專權,東林黨楊漣、左光斗等遭陷害,如寵設法搭救。天啟五年(1625)魏忠賢的心腹魏廣微驕橫,上疏誣如寵,說他與左光斗為同黨,如寵因此被削職。

為宗藩請婚、申救袁崇煥親族

  崇禎即位後,起用吏部右侍郎,改任禮部尚書。依照舊例,宗藩命名婚嫁必須朝廷批示,有官吏乘機設索賄,一些地方上的貧困皇族無力行賄,導致積壓奏文逾千份,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未命名者。如寵力陳弊端,請求革除舊例,使皇族中得到命名、婚娶者達六百多人。

  崇禎二年(1629)兼大學士,入閣辦事。十一月,皇太極突破山海關防線,京城戒嚴,有士紳請用私財招募兵勇守城,朝中大臣咸以為忠勇豪壯,獨如寵不以為然,他力諫皇帝,說此舉如被壞人利用,恐會引起國軍內訌。崇禎派專人偵查,得知募兵守城者果然居心叵測,如寵因此深受崇禎帝信任。袁崇煥被殺後,如寵甘當風險,左右斡旋,申救袁崇煥族人,免死者三百餘口。崇禎四年(1631)主會試,慧眼取吳偉業、陳子龍等文學才子。後乞休還鄉。

  崇禎六年(1633),首輔被溫體仁疏告罷相,帝召如寵接替。如寵意料己不見容於溫體仁,行至淮安,六次上疏堅辭,始得皇帝批准。崇禎十四年(1641)卒於金陵官邸,年七十三。南明福王時,贈太傅,諡文端。

  如寵學明行修,大度寬宏,為官錯置有方,操行恬雅,與物無競。性至孝,他和其兄何如申相約,兄弟二人不同時外出,如外出必留一人侍母。母年九十,贍養不衰。著有《後樂堂集》《勸聖學疏》《西疇即事》《青山歌》等。

雅嗜文藝、興築園林

  如寵曾與孫繼陛、方大任、姚孫榘、戴君采等桐城名士結「金蘭社」,觴詠往復。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提到,說書人柳敬亭藝業佳妙,見賞於何如寵,可知其人雅愛文藝。

  如寵在桐城龍眠山雙溪村築「瀉園」,築成後接老母頤養天年,由於母親常年持齋,他特地在園內闢佛堂供母親念佛,名「別峰庵」。清康熙年間何永紹《龍眠遊記》云:「別峰者,禪院也,吾家文端公創闢之處,址當山之凹,四望層巒疊嶂,環列拱峙,靜若太古,時聞老僧經梵聲」。今日尚存「別峰禪院」。今安徽樅陽青山石屋寺禪殿上,有何如寵手書「水月津梁」匾;石壁上有何如寵天啟三年手書七絕:

堅雲墮地閣山椒,仙隱神樓萬古遙。

為何崖問磨數句,留傳後世認前朝。

參考資料:

﹝清﹞倪傳、胡必選、王凝命:康熙《桐城縣志》。

 

何如寵家族 五人  連結分享 

繼續閱讀
  • 《何如寵印》
    《何如寵印》
    出處 :《行書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