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璟 / Shen Jing

沈璟 / Shen Jing

1553-1610
  • 稱號:創立沈家班開啟戲曲的商業模式
小傳

  沈璟(1553-1610),江蘇吳江人。字伯英,號寧庵、詞隱生,世稱詞隱先生。萬曆二年(1574)進士,時年二十二歲。歷任兵部、禮部、吏部諸司主事、員外郎。因上疏要求早立太子並請給王恭妃封號,忤旨,降職處分,萬曆十七年(1589)告病歸里。家居二十餘年間徵歌度曲,日選優伶,夕演戲曲,致力於劇本創作和戲曲聲律研究。工行書、草書。

  沈璟撰有多種曲學著作,持論甚高,以【二郎神】套曲型式所作的《詞隱先生論曲》,主張戲曲創作必須「合腔依律、明辨四聲陰陽」,聲情重於詞情。編撰《南九宮十三調曲譜》《唱曲當知》《遵制正吳編》《南詞韻選》《論詞六則》等曲律曲學專疏,強調嚴守音律,其主張平衡了當時傳奇劇作著重文采而忽略音律之流弊。

昆劇吳江派領袖

  沈璟標舉「守律」而與同時代的湯顯祖標舉「言情」形成鮮明對照。有些戲曲史家把兩者相對的創作主張稱作「湯沈之爭」,把追隨沈璟的戲曲作家稱作「吳江派」。沈璟家族戲曲人才輩出,族姪沈自晉精通曲律,主持編纂《南詞新譜》,作傳奇《望湖亭》《翠屏山》;姪沈自徵作北雜劇《霸亭秋》《鞭歌妓》《簪髮髻》。沈氏族裔多人在戲曲創作、曲律研究方面有卓著成績,他們的曲學觀念影響了江南地區的戲曲作家,催生更精緻完備的曲體規範。

  劇作有十七種,合稱《屬玉堂傳奇》,其中《義俠記》演武松、潘金蓮故事,一時膾炙人口。早期劇作《紅蕖記》《埋劍記》受劇壇文辭派影響,著重詞藻與用典,後來筆法修辭轉為自然樸實。劇作的題材除了傳統常見的歷史故事(埋劍記、奇節記)、生旦悲歡離合(雙魚記、合衫記、鑿井記)、才子佳人(紅蕖記、一種情、鴛衾記、珠串記)、公案題材(桃符記)之外,還有一系列著墨市井生活的作品(四異記、義俠記、博笑記),用淺近通俗的語言,清雅風趣的筆觸描述庶民百姓,在題材上開風氣之先。 

創立沈家班開啟戲曲的商業模式 

  沈璟和同里顧大典兩人互相唱和,並蓄聲妓,邑人慕其風流,也開始組建家班,吳江地區家庭戲班增多,乃是受到他們兩人的影響。沈璟對格律斤斤三尺,親自教習優伶,家班演出他寫的劇本,實踐其戲劇主張,在當時扮演推動崑山腔發展的重要角色。

繼續閱讀
  • 《鑒古堂》 鑑藏印
    《鑒古堂》 鑑藏印
    出處 :《與克勤先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