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陶淵明飲酒詩卷》29 × 481 cm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羣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其五)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塗。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餘所之。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餘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裏。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其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人世間的興衰榮辱,往往變動不定,更會彼此交替。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當昔日的貴族邵平在瓜田辛苦種瓜的時候,哪能像他還是東陵侯的時候呢?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如同寒來暑往,人間的生活、生命的變化也是如此。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據説積善有善報,伯夷叔齊卻餓死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善惡如果不報應,為何還要立空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榮公九十繩為帶,飢寒更甚於壯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人們找不到這個『道』的時間已經差不多有一千年之久了,大家追求的是『情』,是那種情慾的享受;名利、祿位和富貴榮華。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他們『有酒不肯飲』,他們顧念的是世間的名利。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每個人最看重的是自我所具有的那付血肉之軀,正因為有了這付區區的有形身體,我們的一生才會在這世界上產生了那麼多的影響,那麼多的問題和關係。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但這一生的生命屬於你的能有多久呢,生命的短暫,猶如閃電一樣空幻虛無。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羣鳥,日暮猶獨飛。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它遇到一株孤生的松樹,於是收起翅膀,從遼遠的地方來此棲息。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寒風強勁,使樹木凋萎,唯有青松繁茂不衰。
(其五)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張長公曾做過一次官,氣節盛壯很快去職。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關起門不再任官,終其一生告別了俗世。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楊仲理回到大澤授徒,高風亮節本可從這裡開始。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一次歸隱便應永別官場,為什麼又猶豫遲滯?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歸隱吧,歸隱吧!還有什麼可說?世俗的言論從來有許多僞飾。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丟開流俗的種種閒話,請讓我選擇該去何處。
參考資料: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我因為家貧,沒有錢雇人來工作,所以家門前灌木叢生,宅園荒蕪不堪。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時時有飛鳥來這裡聚集,但沒有一個人來看望我。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宇宙是多麼悠遠,但人的生命很少活過百歲。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歲月無情的逼迫,我早已兩鬢斑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人活著如果不能捨棄「我很貧窮」、「我要發達」的心理牽絆,不能真心誠意地回歸平素的抱負與理想,這樣活著就太可惜了。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少年時很少與外界人事交往,我喜好的是儒家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現在已經年歲高了,然而學業停滯事業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我懷抱著「君子固窮」的節操隱居田園,歷盡飢寒之苦。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悲風襲擊我的破屋,前庭長滿荒草。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我因為飢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來,坐待天明。偏偏晨雞不肯報曉,顯得夜晚更加漫長。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現在已經沒有如孟公般能理解我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為,終將受到掩蔽而無法表白。
參考資料:陶淵明飲酒二十八首其八譯文及賞析
(其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幽雅的蘭花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清風的吹撫。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
清風輕快地來到,就顯出了她與蕭艾之類的不同。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走啊走啊,迷失了原來的道路,聽任自我真心或者能夠走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覺悟到了就應當歸去,等到飛鳥射盡,哪還需要什麼良弓!
參考資料: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68)《飲酒二十首》(其十七)
(其十八)
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楊雄生來好酒,家貧不能常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帶著酒肴向他請教釋惑,才能有酒喝。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酒就飲盡,有疑難問題都能解答。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當然,你問攻伐別國的計謀,他不肯說。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因為仁者考慮問題鄭重認真,當言則言,不當言則不言。
(其十九)
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
從前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勉強學著去當官。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養家活口不得法度,生活總是擺脫不了寒冷與饑餓的糾纏。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當時我已年近三十,內心因為出仕而感到羞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為了保全堅貞的氣節,我拂袖而去,回歸田園。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時光的流逝像星流一樣迅速,辭官歸田不覺又過了十二年。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世間空闊遙遠,所以楊朱看到歧路而止步不前。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我因為家貧,所以沒辦法揮金如土,只有濁酒足以慰我心田。
(其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上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時代已經離我很久了,真淳的社會風尚不再。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這時魯國的孔夫子,四處奔走,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修補敗壞破裂的社會風氣。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孔子的理想畢竟沒有實現,只整理了禮和樂。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孔子過世後,那洙泗之間禮樂的弦歌、微言大義的教育就都斷絕了。戰國以後,七雄爭鬥,世風敗壞也像無法阻止的流水一樣,來到了狂暴的秦朝。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詩》與《書》有什麼罪過呢?一瞬間就被秦始皇焚書燒成了灰燼。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經歷過秦火又能夠活下來的那些讀書人是一些微不足道、年紀很大的老先生,他們卻殷勤地承擔了保存古代文化的責任。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可是,漢以後的魏朝是篡漢得來的,魏以後的晉和宋的天下也是篡奪來的,時代又再走上一條敗壞絕滅的道路,沒有人肯認真地去讀六經的經書了。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整個世界都在墮落敗壞,就像奔馳的馬車跑個,又像滔滔滾滾的水向下游流去,再也沒有尋找渡口(出口)的人。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我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我用來漉酒的頭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我說了這麼多話可能把大家都得罪了,請你們要原諒我,因為我已經喝醉了。
參考資料: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10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人世間的興衰榮辱,往往變動不定,更會彼此交替。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當昔日的貴族邵平在瓜田辛苦種瓜的時候,哪能像他還是東陵侯的時候呢?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如同寒來暑往,人間的生活、生命的變化也是如此。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據説積善有善報,伯夷叔齊卻餓死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善惡如果不報應,為何還要立空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榮公九十繩為帶,飢寒更甚於壯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人們找不到這個『道』的時間已經差不多有一千年之久了,大家追求的是『情』,是那種情慾的享受;名利、祿位和富貴榮華。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他們『有酒不肯飲』,他們顧念的是世間的名利。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每個人最看重的是自我所具有的那付血肉之軀,正因為有了這付區區的有形身體,我們的一生才會在這世界上產生了那麼多的影響,那麼多的問題和關係。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但這一生的生命屬於你的能有多久呢,生命的短暫,猶如閃電一樣空幻虛無。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羣鳥,日暮猶獨飛。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它遇到一株孤生的松樹,於是收起翅膀,從遼遠的地方來此棲息。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寒風強勁,使樹木凋萎,唯有青松繁茂不衰。
(其五)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張長公曾做過一次官,氣節盛壯很快去職。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關起門不再任官,終其一生告別了俗世。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楊仲理回到大澤授徒,高風亮節本可從這裡開始。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一次歸隱便應永別官場,為什麼又猶豫遲滯?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歸隱吧,歸隱吧!還有什麼可說?世俗的言論從來有許多僞飾。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丟開流俗的種種閒話,請讓我選擇該去何處。
參考資料: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我因為家貧,沒有錢雇人來工作,所以家門前灌木叢生,宅園荒蕪不堪。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時時有飛鳥來這裡聚集,但沒有一個人來看望我。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宇宙是多麼悠遠,但人的生命很少活過百歲。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歲月無情的逼迫,我早已兩鬢斑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人活著如果不能捨棄「我很貧窮」、「我要發達」的心理牽絆,不能真心誠意地回歸平素的抱負與理想,這樣活著就太可惜了。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少年時很少與外界人事交往,我喜好的是儒家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現在已經年歲高了,然而學業停滯事業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我懷抱著「君子固窮」的節操隱居田園,歷盡飢寒之苦。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悲風襲擊我的破屋,前庭長滿荒草。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我因為飢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來,坐待天明。偏偏晨雞不肯報曉,顯得夜晚更加漫長。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現在已經沒有如孟公般能理解我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為,終將受到掩蔽而無法表白。
參考資料:陶淵明飲酒二十八首其八譯文及賞析
(其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幽雅的蘭花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清風的吹撫。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
清風輕快地來到,就顯出了她與蕭艾之類的不同。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走啊走啊,迷失了原來的道路,聽任自我真心或者能夠走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覺悟到了就應當歸去,等到飛鳥射盡,哪還需要什麼良弓!
參考資料: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68)《飲酒二十首》(其十七)
(其十八)
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楊雄生來好酒,家貧不能常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帶著酒肴向他請教釋惑,才能有酒喝。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酒就飲盡,有疑難問題都能解答。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當然,你問攻伐別國的計謀,他不肯說。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因為仁者考慮問題鄭重認真,當言則言,不當言則不言。
(其十九)
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
從前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勉強學著去當官。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養家活口不得法度,生活總是擺脫不了寒冷與饑餓的糾纏。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當時我已年近三十,內心因為出仕而感到羞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為了保全堅貞的氣節,我拂袖而去,回歸田園。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時光的流逝像星流一樣迅速,辭官歸田不覺又過了十二年。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世間空闊遙遠,所以楊朱看到歧路而止步不前。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我因為家貧,所以沒辦法揮金如土,只有濁酒足以慰我心田。
(其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上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時代已經離我很久了,真淳的社會風尚不再。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這時魯國的孔夫子,四處奔走,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修補敗壞破裂的社會風氣。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孔子的理想畢竟沒有實現,只整理了禮和樂。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孔子過世後,那洙泗之間禮樂的弦歌、微言大義的教育就都斷絕了。戰國以後,七雄爭鬥,世風敗壞也像無法阻止的流水一樣,來到了狂暴的秦朝。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詩》與《書》有什麼罪過呢?一瞬間就被秦始皇焚書燒成了灰燼。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經歷過秦火又能夠活下來的那些讀書人是一些微不足道、年紀很大的老先生,他們卻殷勤地承擔了保存古代文化的責任。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可是,漢以後的魏朝是篡漢得來的,魏以後的晉和宋的天下也是篡奪來的,時代又再走上一條敗壞絕滅的道路,沒有人肯認真地去讀六經的經書了。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整個世界都在墮落敗壞,就像奔馳的馬車跑個,又像滔滔滾滾的水向下游流去,再也沒有尋找渡口(出口)的人。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我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我用來漉酒的頭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我說了這麼多話可能把大家都得罪了,請你們要原諒我,因為我已經喝醉了。
參考資料: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