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作者:
仇英幼女
帶利瑪竇進入北京的禮部尚書
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陽明學說影響遍及東亞
寫出經典嘲諷名劇《鬱輪袍》
晚明吳中布衣山人
《東晉–葛洪–葛稚川移居圖》文伯仁
文人篆刻的宗師
文徵明曾孫
文徵明曾孫
將剪紙與燈彩結合,人稱「包家燈」
「弘治十才子」之一
剛正直言,人稱「石閣老」
任上開創「章奏留中」以及「經筵取消,改為進呈講義」
於朝鮮展現大國風範
明朝衡藩第一代高唐王
藏書最富的明代皇族
朱豹、朱察卿父子為代表的朱氏家族是上海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望族。
《明史》評價他「醇謹無大過」
「弘治十才子」之一
刊刻《肅府本淳化閣帖》
明代竹刻的奠基者──「嘉定三朱」
不忘故國的日本孔夫子
《明史》稱其「操行恬雅,與物無競,難進易退,世尤高之。」
北方八大名園之一「何園」主人
書畫雙絕的一代名妓
大敗豐臣秀吉軍的名將
「茶陵詩派」首領
《閒情偶寄》‧ 中國人的美學指南
「後七子」之領袖
「寓山園」為半開放性提供文學、宗教與救荒場所
保臺英雄,智退荷蘭
創立沈家班開啟戲曲的商業模式
莆田派的開創者、鄭簠的老師
從疫區經驗實踐發展出瘟疫論
邀請計成構築「東第園」
吳偉業與錢謙益、龔鼎孳並推為「江左三大家」。
孝宗、武宗兩代帝師,文徵明的老師
晚明四大家「邢張米董」之一
歷任四朝官員,提供王守仁佛朗機炮
李東陽的學生
崇禎皇帝很敬重他,曾說:「朕以天下聽先生」
刻印《水滸傳》初刻本
明亡時與崇禎帝一同殉國
寧波天一閣主人
驅逐荷軍,收復澎湖
天下法書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
利瑪竇的重要贊助人
明亡絕食殉國
開放海禁,與蒙古議和
倪元璐與黃道周、王鐸合稱明末三大書家
弘光朝首輔
吳中四才子之一
《天工開物》出版的關鍵人物
水利治河專家
徐弘基曾在南京園林中接待過利瑪竇
曾入胡宗憲幕府,出奇計大破倭寇
推倒嚴嵩,提拔張居正
《清明上河圖》的收藏者
傳奇《繡襦記》的作者
《徐霞客遊記》:中國最重要的地理著作
「公安派」領袖
整理徐光啟《農政全書》遺稿,刊行於世。
文徵明的學生,與徐渭並稱為「白陽、青藤」
嶺南地區唯一詔准從祀孔廟的學者
人稱「山中宰相」,明代暢銷作家
刊刻利瑪竇《山海輿地全圖》
明光宗孝元貞皇后郭氏之兄
改良崑山腔,崑曲的奠基者
文徵明的學生
陸家嘴因陸深而得名
論喝茶藝術的《茶寮記》作者
松江書派代表、董其昌的前輩
《考槃餘事》:賞鑑清翫,生活藝術指導書
董其昌的恩師
梁啟超眼中明朝唯一的政治家
與法國的造園家勒諾特爾,英國的造園家布朗,以及日本的造園家小堀遠州相媲美
改稱孔子為「至聖先師」
與南園詩人唱和的嶺南名伎
與唐時升、婁堅、李流芳合稱「嘉定四先生」
羈旅持家的閨閣書畫家
介紹利瑪竇認識李贄與啟光啟
薩爾滸之戰兵敗殉國
寧王之亂時運籌帷幄,除去寧王的內應
明代水利專家,創建三江閘
東方的莎士比亞、《牡丹亭》作者
與邢侗、張瑞圖、米萬鍾合稱晚明四家。
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與張永合作智除宦官劉瑾
曾助王陽明平定朱宸濠之亂
努爾哈赤也敬畏的儒將
熊明遇《則草》是第一本由中國士人完成與出版的西學作品
乾隆帝六次駐蹕「寒山別業」
黃道周夫人、人稱「閨閣中的鐵漢」。
於正德一朝有匡弼之功
蔣德璟推動、保護天主教在福建的傳播
「束水攻沙」,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
陽明學者,文學家,精通天文算學
畫竹、製作眼鏡能手
日本眼鏡橋建造的指導者
大破青海蒙古部族、又懂茶道的文武奇才
崇禎朝首輔
一代文宗,鄭成功的老師
《唐代–鍾馗–踏雪圖軸》戴進
博物學著作《五雜俎》的作者
茶陵詩派的重要成員
馳飛馬的十項全能俠女
竟陵派首領
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
韓爌全家都受洗信奉天主教
清官海瑞的老師
明代南京史料筆記《客座贅語》的作者
情定龔鼎孳,拯救閻爾梅,支助朱彝尊
明代金陵四家
開啟吳江蓄聲伎之風俗
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維護佛門戒律和研究教理,整頓晚明佛教界。
于右任最推崇的詩僧,與利瑪竇辯論心性、行乞嘔血整修南京大報恩寺。
主張禪教侓三學一源、釋儒同歸
重修南華寺,復興曹溪祖庭,流放嶺南時著囚服做佛事
順治皇帝仰慕他,訪求他的畫像放在宮中
中興臨濟宗,皈依者有三萬餘人。鑄造「千僧鍋」。
為救蒼生破酒肉戒的高僧,推動臨濟宗在四川的發展
復興虞山維摩院福巖寺,受到順治皇帝的嘉獎
日本黃檗宗的開山祖師,受日本皇室賜號為「大光普照國師」,建築、印刷、煎茶、普茶料理、四季豆、西瓜、蓮根、孟宗竹、木魚傳入日本。
以儒、釋、道、醫影響日本,更被譽為日本篆刻之祖
順治帝賜號弘覺禪師
「明末四公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