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煥 / Tang Huan
湯煥,字堯文,號鄰初,仁和(今杭州)人。嘉靖乙卯(1555)舉人,為江陰教諭。
人比之為文徵明
萬曆初徵為翰林院待詔,吳越間比之文待詔(徵明)。《杭州府志》載,「當國家承平之時,崇尚風雅,便殿平臺時復宣召,宮花金楮,絡繹道塗,風流弘長,吐納矜貴,杭人以為榮。晚而家居,嘗從 其孫遊巷陌間,歲除見書春聯者,輒借筆書之。其人怒,煥謂之曰:『第言湯鄰初書,價當十倍』。其人跪謝,為縱筆盡書之。」
工翰墨,楷學虞,行學趙,草學懷素,併入能品。《式古堂書畫匯考》有其仿蘇黃米蔡四家卷,可知其書學之來歷。持縑素索者應之無倦色,獨不可以金帛致。兼精篆刻。
豐子愷將其事蹟畫入《護生畫集》
張潮《虞初新志》記載一則關於湯煥仁慈的故事,豐子愷將它畫入《護生畫集》第四集,題名「相敬如賓」,「湯鄰初煥,佐郡江右,在任生女及周,郡人饋以鵝,頸為盒擔壓折,折成之字,憐而畜之,後罷郡歸,親黨又饋以鵝,乃缺一掌者,亦憐而畜之,一雌一雄,遂成配偶。雄曰烏郎,雌曰蒼女,呼其名即應聲至,行則讓缺掌者先,食則讓折頸者先。畜至三十餘年,迨湯夫人歿,二鵝哀號數晝夜,絕食,死於柩下。」
湯煥當地方官時,清廉有人望。到任履新後,夫人生了千金,地方百姓送一隻鵝為他慶賀。這隻鵝在運送途中,頸子被盒子擠壓到,送到官邸時已被壓折成「之」字形。湯鄰看鵝傷成這樣,覺得可憐就飼養著,沒將牠宰殺。後來湯煥任期屆滿,要回歸鄉里時,親朋又送了他一隻缺了一支腳掌的鵝。湯鄰憐惜看著鵝,又將牠飼養。
來到湯府的這兩隻鵝,剛巧一雌一雄配成了對。湯煥將牠們當成家人般對待,還幫牠們取了名字,雄的叫「烏郎」,雌的叫「蒼女」,家人只要呼叫鵝的名字,牠們會立刻應聲而至。這對鵝夫妻不但恩愛還相敬如賓,湯煥見到鵝夫妻的相處和互動,令他感佩萬分。只見牠們行走時,缺掌的鵝走起路來速度慢,牠的配偶總是讓牠先行;而進食時,歪脖子的鵝,吞咽比較費勁,牠的配偶總是讓牠先吃。鵝夫妻如此相互禮讓和照顧,真情感人,讓湯煥更加疼愛牠們。這兩隻鵝被湯家飼養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湯夫人去世,鵝夫婦連著好幾天日夜悲悽哀號,而且不肯進食,終於絕食而亡,就死於湯夫人的靈柩下。
- 《尚友軒》出處:《草書詩卷》
- 《湯氏堯文》出處:《草書詩卷》
- 《鄰初道人》出處:《草書詩卷》
- 《鄰初道人》出處:《草書七律扇面》
- 《堯文》出處:《草書唐詩卷》
- 《湯煥私印》出處:《草書唐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