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雍建 / Yang Yongjian
楊雍建(1631-1704),浙江海寧人。字自西、同玄,號以齋。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時年二十五歲。授廣東高要知縣。
高要知縣為民愛戴
高要正當廣東要衝,軍隊來往絡繹不絕,軍需供應負擔很重。每次軍隊命令一到,就強徵數以百計的民夫。衙役怕民夫逃跑,就把民夫拴在衙門露天空地。楊雍建上任不久,正值除夕,衙門裡喝酒賀歲,楊雍建忽然起立說:「民夫也是人,怎忍心讓他們露宿。」命令將民夫安置在屋內,讓他們共享酒席,民夫們磕頭感謝。
平南、靖南兩藩王共同鎮守南海,靠權力將鹽、谷、絲、麻等商品大發橫財。高要縣境內羚羊峽產硯石,藩王派副官開採硯石,每天役使民夫不計其數。民夫點著火把在洞穴裡採石,許多民夫吸廢氣中毒而死。楊雍建極力減少徭役和公款購買。副官要送硯給他,楊雍建堅決推辭,不肯接受。
相傳用榕樹條做成的大炮引火繩風雨不熄,有軍官拿著軍令來高要縣索要榕樹條。軍官頤指氣使,造成民怨,楊雍建將他鞭打一頓。軍官回去向將軍訴苦,將軍又向總督王國光告狀。王國光說:「書生意氣寧折不屈,廉吏風範剛正不阿,怎可冒犯他!」於是嚴懲軍官,而將楊雍建推薦給朝廷。
奏請嚴禁結社
不久後楊雍建被薦舉任兵科給事中。疏陳廣東八事,皆切中時弊。歷三垣三載,前後上疏三十次,曾經一日上九疏,直聲震朝野,以敢諫著稱。順治十七年(1660),上書奏請嚴禁結社訂盟,使明清之際盛極一時的黨社運動頓遭扼殺。
之後歷任兵部督捕理事、左右通政、太僕卿、左副都御史。康熙十八年(1679)典會試,授貴州巡撫,時雲南吳三桂子吳世璠割據未平,貴州初復,民生凋殘。任間立營制,禁侵掠、減徭役、禁革私派、撫恤流亡,開荒耕種,民漸以安。清軍平叛後北歸,途經貴州,有軍紀不嚴者,輒上章奏劾,軍中號為「楊一本」。
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兵部左侍郎。兩年後以母老乞養歸。書偕褚薛。著有《黃門疏稿》二卷、《撫黔奏疏》八卷、《政學編》一卷、《景疏樓文集》十卷。
清初第一諫官
楊雍建為官,以直言敢諫著稱,號稱順治、康熙朝諫官第一。據據楊雍建同年王士禛記載:「海寧楊以齋通政,予同年進士,知高要縣,入為給事中。初上諫獵疏,世祖皇帝震怒,親幸南海子,召九卿以下至晾鷹台,然後召楊入,諭以安不忘危之意,責以沽名。天威甚厲,眾皆為危懼。然世祖實獎其敢言,有意進用之。康熙初,彗星見,上天變修省疏。廷議遣滿洲大臣巡方,上疏止之。凡所論奏,皆關天下大計。給事中舊司封駁,久廢不行,楊獨行之,直聲震一時,本朝諫官當以以齋為第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vqzv33y.html
- 《雕蟲館》出處:《行書禮闈即事詩軸》
- 《楊雍建印》出處:《行書禮闈即事詩軸》
- 《中未聯池會稽》出處:《行書禮闈即事詩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