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敏 / Wang Shimin

王時敏 / Wang Shimin

1592-1680
小傳

      王時敏(1592-1680),江蘇太倉人。字遜之,號煙客,明大學士王錫爵(1534-1614)孫。以廕官至太常寺少卿,時人皆呼為王奉常。王時敏為清代「四王」(王時敏、王鍳、王翬、王原祁)之首,可說是「婁東畫派」之祖,影響有清三百年的繪畫風格。明季,王錫爵與其弟鼎爵先後考中進士,王錫爵更於萬曆十二年(1584)擢升內閣首輔。此後,婁東王氏堀起於江南,成為望族。王時敏的父親王衡二十六歲時殿試第一,但王衡不希望旁人以為他的仕途需依靠父親。為了避嫌,在王錫爵擔任首輔的十年之間,王衡連續三次放棄了參加會試的機會。王時敏從小便跟著祖父及父親學習、薰陶品味。時敏十八歲時,王衡過世;隔年,祖父過世,時敏的長兄早在幾年前便已夭折,王家頓失支柱。王家人丁單薄,祖孫三代,僅存時敏一子單傳,時敏背負著延續王氏血脈與家業的責任,不得不謀取一官半職來支撐家計。萬曆四十一年 (1613),時敏辦完祖父的喪事,因無暇學習,便聽從母親周氏的建議放下舉業,攜家進京,蔭襲為尚寶司司丞。

      尚寶司司丞管理各式寶璽、符牌及印章,每有公文需要用印或諸王受封時,時敏便需動身到各地出差,他的足跡因此遍布天下。所經之地,官吏時常餽贈,但時敏奉公守法,總是一概謝絶。崇禎九年(1636),時敏升為太常寺少卿,仍掌管璽司之事。崇禎十二年(1639),時敏出使楚南,一路煙塵瘴痢使他患病消瘦,隔年他便返家休養。崇禎十七年(1644),時敏仍抱病在家,忽聞明清易鼎,內心悲痛萬分。等到南明朝草創,時敏起補原官,但他以疾力辭,不願再當官了。

清初四王之一、婁東畫派之祖

      王時敏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畫家的身份,他與董其昌亦師亦友,又為婁東畫派之祖,更影響其孫王原祁,衍生了後來的虞山派。但若我們細讀他自撰的〈自述〉,更能感到他極為重視士大夫對於家族、鄉里及社會的責任。他為了保全及支撐整個王氏家族而蔭襲任官,就是一例。時敏從小跟隨祖父王錫爵左右,祖父總是教導他,士大夫居鄉里的第一要務,便是按時繳交稅賦,不可規避,並且多行善事。時敏獨自管家後,謹遵祖父的教諭,在夏天米糧漲價之時,出倉庫所藏之米以平衡售價,救濟貧民。時敏奉行眾善,遇凍餒者則施衣、遇饑者則施粥、遇死者則殮之、遇病者則施藥。除此之外,時敏最以廉潔律己,不論為官或居鄉,若物非己有,不取一絲一粟。如此士大夫,邑紳及地方皆敬重有加。

      王時敏治家嚴謹,又大力推動刊刻書籍等等的文化事業,當時的文壇宗主錢謙益、畫家吳歷及惲壽平和他都有交游往來。錢謙益在晚年詩作《病榻消寒雜詠》其十末聯寫道:「嗜痂辛苦王煙客,摘槧懷鉛十指皴。」詩句中用略帶詼諧的口氣,說王時敏以鉛抄寫異事於書版,寫得手都脫皮了,意指王時敏之癖好乃贊助刻印書籍不遺餘力。惲壽平(1633-1690)感念時敏這位忘年之交,在時敏過世後,作〈哭王奉常煙客先生〉共十八首挽之。最末一首作:「名德巋然世所尊,鳳毛金馬最承恩。家風萬石傳恭謹,雲路鵷鸞啟後昆。」強調王時敏的德性和名望,更稱其家風嚴謹,影響力沾溉子孫及後人。

王時敏與「樂郊園」、「西田別墅」

      王時敏以祖蔭出任尚寶丞,後升任太常寺少卿,奉命至大江南北巡視封藩,遊覽名山大川,觀賞藏家名畫真跡,奠定優秀的觀景與再現能力。萬曆四十八年(1620)重修祖父王錫爵在太倉東郭外的東園,邀請張南垣規劃,疊石為山,標峰置嶺,工程延續數年。時敏描述重修後「磴道盤行,廣池澹灔,周遮竹樹蓊鬱,渾若天成。而涼堂邃閣,位置隨宜,卉木軒窗,參錯掩映,頗極林壑臺榭之美」,改稱「樂郊園」。沈士充《郊園十二景圖》繪於天啟五年(1625)正是重修初成之際,十二景分別為:穠閣、浣香榭、霞外、晴綺樓、就花亭、涼心堂、竹屋、掃花庵、藻野堂、聚景閣、田舍、雪齋,包括東園舊景和新闢景觀。時敏四十歲即辭官返鄉,潛心繪畫研究與創作,樂郊園為其偃息婆娑之地。

      明清易代,樂郊園經歷兵燹,逐漸荒廢,建築傾隤,部分園地被強占種植,或為士兵呼鷹飲馬。順治三年,時敏遷居於城西十二里之歸村西田以避戰亂,陸續營建畫綠閣、西廬等,園林景象簡淡清新,有別於樂郊園。王時敏於明清鼎革之後,保持隱居的逸民身分,西田別墅作為他以繪事安頓自我的場域,同時也提供他培育子孫藝文與政治能力的資源。

戲曲家班

  父親王衡擅長編寫劇本,時敏秉承家風,一生深嗜戲曲,吳偉業稱其「賞音之最」。王時敏延請擅長文人清唱的知名曲師蘇崑生教習家伶,他的家班演唱的是崑腔正宗,吸引申時行家班、吳三桂女婿王永寧家班前來交流、切磋。長期以來,劇作的主題集中在愛情婚姻,所謂「傳奇十部九相思」,不過王時敏家上演的較多的是歷史劇,如張鳳翼《虎符記》、顧大典《葛衣記》、黃祖顓《迎天榜》、李玉《七國記》《萬里圓》,文士雅流之品味,與眾不同。

王時敏家族 四人   連結分享

繼續閱讀
  • 《奉常》
    《奉常》
    出處 :《太母雙壽詩有序》
  • 《王時敏印》
    《王時敏印》
    出處 :《太母雙壽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