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 / Ma Shiying

馬士英 / Ma Shiying

1591-1646
  • 稱號:弘光朝首輔
小傳

      馬士英(1591-1646),貴州貴陽人,字瑤草。萬曆四十七年(1619)中進士,時年二十九歲。授南京戶部主事。天啟中,遷郎中。歷知嚴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禎三年(1630),遷山西陽和道副使。崇禎五年(1632),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撫。因預算使用的認知不同於慣例而被彈劾,流寓南京多年。在南京期間,除了肆力丹青,賦詩作文之外,還拓展人際網絡,結交阮大鋮(1587-1646)等各黨派人士,建立政治資本。

  崇禎十五年(1642),士英復起,總督廬州、鳳陽等地軍務,掌握江南部分軍隊,他屯兵進行防禦工事,阻擋流寇在東南的擴張。崇禎十六年(1643),劉超(?-1643)叛亂,士英奉命進討,驅兵圍城,計捉劉超,解往北京正法。此役展現長於謀劃之能,豎立軍事威信。同年,麻城發生奴變,士英施離間計防止事態惡化,手段靈活幹練。

鼎革之際,出任首輔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陷北京,崇禎帝自縊,士英認准福王朱由崧「倫序當立」的優勢,大動作擁立福王。福王立,士英以擁戴之功受重用,先進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後執掌首輔,權傾一時。在內政方面,士英舉薦陳子龍(1608-1647)、徐汧(1597-1645)、錢謙益(1582-1664)、夏允彝(1596-1654)等人為朝廷效力;不過另一方面卻又聽任阮大鋮恣肆朝政。軍事方面,士英積極籌畫佈局,力求鞏固長江防線。

  弘光朝黨爭不斷,無法齊心用世;軍費龐大,半壁江山財政窘迫;當權的馬士英、阮大鋮翻弄朝政,一再錯失軍機,終至傾覆。

  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軍入南京,馬士英南奔,輾轉於南明政權之間。魯王(1618-1662)監國,士英上表請朝,立營杭州、餘姚;唐王(1644-1662)福州即位,士英星夜馳閩,但唐王拒之。

  關於馬士英的結局眾說紛紜,較可信的是官方正式性文書──順治三年(1646)八月,清浙江總督張存仁(?-1652)奏報,偽大學士馬士英潛遁山中,剔髮為僧,即至寺拘獲,處斬於延平(今福建南平)城下。

為張溥千里治喪 

  復社領袖張溥(1602-1641)過世後,馬士英奔波千里,走了一個月為其料理後事,他曾說:「若輩講聲氣耶?雖然,孰予若?予弔張天如(張溥),走千里一月,為經紀其後事,人誰問死天如也?」阮大鋮與張溥交情頗好,崇禎時阮、張一起為周延儒的復起而奔走,周延儒復出後,阮大鋮要求他舉薦自己,但周延儒迫於和東林復社諸君的協議,不敢用阮,後來阮提出起用好友馬士英,獲得同意。馬士英被起用時,還不知為何會被任命,事後才知是阮大鋮幫的忙,因而對阮大鋮心存感激,也感謝張溥的暗助。張溥死後馬士英為其治喪,可見士英頗重情義。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馬士英 

  《桃花扇》聚焦在明崇禎十六年到南明弘光朝(1643-1645)的興亡始末,馬士英是弘光朝首輔,自然也被寫入劇中。傳統戲曲的人物形象有扁平化傾向,尤其是歷史劇,在褒忠貶奸的春秋大義影響下,忠奸判然,黑白分明,營造戲劇性。劇中的馬士英,人物設定是塗粉白臉的誤國權臣,負面人物,自云「幸遇國家多故,正我輩得意之秋」,結黨營私,不顧社稷安危,引起四鎮諸武將的分化內訌,加速弘光政權瓦解。劇中馬士英自我打趣「那戲場粉筆,最是厲害。一抹上臉,再洗不掉,雖有孝子賢孫,都不肯認做祖父的!」連子孫都鄙薄,搏君一笑。不過歷史劇畢竟不是歷史,歷史劇經過藝術構思與戲劇轉化,事件的詮釋和人物的評價只是歷史複雜、多元的視角之一。

 

參考資料:

溫景瀚《弘光首輔馬士英與南明政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繼續閱讀
  • 《瑤草齋》
    《瑤草齋》
    出處:《李白草書歌行卷》
  • 《馬氏士英》
    《馬氏士英》
    出處:《臨王羲之帖扇面》
  • 《瑤洲》
    《瑤洲》
    出處:《臨王羲之帖扇面》
  • 《馬士英印》
    《馬士英印》
    出處 : 《煙江疊巒圖軸》
  • 《瑤草》
    《瑤草》
    出處 : 《煙江疊巒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