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楫 / Wang Ji

汪楫 / Wang Ji

1636-1699
小傳

      汪楫(1636-1699),原籍安徽休寧人,長於江都(江蘇揚州)。字舟次,號悔齋。早年屢試不第,先是以歲貢生官贛榆訓導,後於康熙十八年(1679)赴京應博學鴻詞,應舉一等,被授翰林院檢討,入史館修《明史》,兼修《崇禎長編》,汪楫請監修總裁官仿宋代李燾,先撰長編,然後作史,於是取崇禎十七年間事,凡詔論奏議、文集、邸報、家傳等,輯為長編,如此一來,十六朝史材皆完備。

康熙年間出使琉球

      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派為康熙皇帝的使節,出始琉球(今日本薩南、冲繩群島)。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六日,汪楫同中書舍人林麟焻共赴琉球,從福州啟航,至該島首府那霸港。逗留琉球群島期間,曾應邀為宮室及許多廟宇撰寫碑匾。康熙二十三年(1684),汪楫、林麟焻並上疏題准琉球國王之陪臣子弟入太學讀書。汪楫歸國之際不受例饋,當地人為建「卻金亭」。清代從汪楫開始,冊封正使一律改為翰林出身。

撰成《使琉球錄》、《中山沿革志》

  據《明史》記載,琉球的統治者於公元1372年首次向中國進貢,從此開始與中國正式交往,汪楫是清朝派往琉球的第二任使節。有關琉球七絕三首:其一〈中流〉從自然生態帶出思鄉情,云:「中流自在且軒渠,魚鳥偏知畏簡書。終夜繞檣無數鳥,連朝引舶一雙魚。」其二描述〈中流〉靜夜乘船遊海:「廿五廿六無月夜,峭帆一往開蒼茫。不知水色映天色,只覺星光勝月光。」其三〈神飆〉寫使團船隊經過赤尾嶼黑水溝附近遇驚濤駭浪:「驚濤萬里勢搏空,三日神飆笑卷篷。此際高堂念遊子,猶從五兩祝南風」。回國後根據在琉球出使期間的見聞,整理成琉球國中山王沿革的「琉球世纘圖」。並參考明史中的相關資料,撰寫成《使琉球錄》,詳細記錄琉球的民情風俗,及《中山沿革志》,論述群島的歷史沿革,至今仍是研究古代琉球的重要史料。

長於斷獄、不畏權貴

  康熙二十三年,汪楫歸國。後以本生祖(汪楫從小過繼給叔父)之喪歸家,服闋後,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河南府知府。到任後置學田,聘請耿介(順治九年[1652)進士)主講嵩陽書院,治行為中州之最。康熙三十二年(1684)遷福建按察使,涖任甫三日,逢熱審(註1)。汪楫剖析欽部大獄五十餘案,釋放被誣告逮繫的八十餘人,囹圄為之一空。其時正逢鄉試榜揭,在鹿鳴宴上,有一位舉人上前,伏地痛哭說:我是某寃案的罪人,被豪貴設局陷害,幸賴您為我昭雪,今日才能在此。此外,有奸民以假命誣告某縉紳,幾成寃獄,汪楫為白其冤。還有驕卒揭發某武官不法之事,在情法上難以兩全,且要挾執法人員,汪楫一出面審訊,群魁皆俯首帖服。有一位勲貴爭奪沙田,以勢力要挾,上官皆不敢阻撓,汪楫卻堅持不可,最後勲貴膽落,只能放棄。汪楫上任未及三月,因政績卓著,擢福建布政使。康熙三十五年(1696),歲大饑,汪楫發帑金採買上游米糧,並請運至臺郡積穀平糶,民食得充。當時有不肖之徒在西山聚眾數千人,以幻術煽惑百姓,一時民情洶湧,汪楫挑選可信任的官員前往,不到十日就逮住其首領。

      康熙三十八年(1699),召至京,將陞內卿,稱疾未行。後康熙南巡,強起,迎於宿遷。同年閏七月十四日卒於揚州。卒年六十四。祀鄕賢,子寅衷,能世其學。

工書善詩,有傳奇《補天石》

      汪楫工書,其書法以骨勝,有楊凝式、米芾之神,他出使琉球時,為琉球國王書殿榜,縱筆為擘窠大書,王驚以為神(見《揚州畫舫錄》卷二草河錄下)。汪楫早年因工詩而與同里汪懋麟合稱「江都二汪」,所作以古為宗,以潔為體。後來與吳嘉紀、孫枝蔚交厚,過從唱和。在贛榆為學官時,力推吳嘉紀,為之刻集,吳嘉紀由是致盛名。官京師時,與王士禛兄弟友善。早年與遺民接觸較多,其詩可見清初遺民風貌。著有《悔齋集》,李長祥為作詩序。另有戲曲《補天石》傳奇,佚,根據記載,此劇改編另一劇作家徐沁的《易水歌》,描述荊軻刺秦故事,當是汪楫早年遺民心態的反映。

註1:明清時規定每年小滿後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內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氣炎熱,凡流徙、笞杖,例從減等處理,稱為「熱審」。

 

參考資料:

《(乾隆)福州府志》,卷二十九。

繼續閱讀
  • 《舟次》
    《舟次》
    出處 :《輓房貞靖公詩》
  • 《汪楫私印》
    《汪楫私印》
    出處 :《輓房貞靖公詩》
  • 《汪楫之印》
    《汪楫之印》
    出處 :《題許力臣小像卷》
  • 《悔齋》
    《悔齋》
    出處 :《題許力臣小像卷》
  • 《夏雲多奇峰》
    《夏雲多奇峰》
    出處 :《臨晉唐法帖卷》
  • 《陳驥德印》鑑藏印
    《陳驥德印》鑑藏印
    出處 :《題許力臣小像卷》
  • 《良齋審定》鑑藏印
    《良齋審定》鑑藏印
    出處 :《題許力臣小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