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倓虛 / Shi Danxu

釋倓虛 / Shi Danxu

1875-1963
  • 出家地:河北 淶水 高明寺
  • 住持:河北天津法修院、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吉林
小傳

  俗名王福庭,出家後法名隆銜,法號倓虛,河北寧河縣(天津寧河區)人,生於光緒元年(1875),卒於民國五十二年。父德清,母張氏。曾入私塾念書,十七歲(1891)時娶親,四十三歲(1917)離家,於淶水縣(河北保定市)高明寺出家。

  民國六年,南下寧波觀宗寺,從諦閑法師受具足戒,並留在寺中學習天台教觀。七年,諦閑法師受請赴京講經,師隨之北上,而與北方居士葉恭綽(1881-1968)等人相識,為將來北方弘法奠下基礎。

  民國九年,辭師,行腳各方。得營口善信護持,建造楞嚴寺,請時任寧波天童寺方丈的禪定出任住持。師在禪定的介紹下,前往奉天萬壽寺協助方丈省緣辦理僧學,在該寺佛學院任主講,首開東北講經之風,而得朱子橋(1874-1941)、陳飛青護持,為之建造極樂寺。十八年四月,於極樂寺傳戒,請諦閑法師北上擔任得戒本師和尚。師在北方弘法有成,諦閑法師為此親書一統嫡傳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以此繼承天台宗法脈。

  民國二十年,師在長春建造般若寺,因九一八事變,朱子橋電報敦促師前往西安弘法。師在朱子橋與康寄遙倡議下,與華清法師在大興善寺興辦佛學院。半年多後,諦閑法師圓寂,師趕回寧波。南返奔喪後,應葉恭綽之請,前往未有寺院的青島弘法,主持湛山寺的建造,得王金鈺(1884-1951)、周叔迦(1899-1970)等居士護持,於三十六年完工。

  當時中國形勢險峻,樂渡法師(1923-)與葉恭綽請師南下香港弘法,師遂於民國三十七年前往香港,主持弘法精舍,並設立華南佛學院,自任院長兼主講。民國四十七年,創立中華佛教圖書館,蒐購《大藏經》及各部經書,供大眾借閱,並每周講授《楞嚴經》。倓虛法師於香港培養了大批卓越的僧伽人才,臺北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乃深受其惠。

  民國五十二年,師身體愈發虛弱,於同年八月圓寂,世壽八十九歲,僧臘四十六。師將佛教,特別是天台教觀,傳至東北地區,貢獻卓著。其一生建造多座寺院, 如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等,且設有佛學院,作育僧材無數。

  著有《金剛經講義》、《心經疏義》、《起信論講義》等,並有自述生平之《影塵回憶錄》。皈依弟子感念師父在中國青島創建的湛山寺,於加拿大創建湛山精舍,延請三位師父的入室弟子性空法師、誠祥法師、樂渡法師主持,將佛法弘揚海外以繼承師志。

  (參考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