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岳 / Zhang Jingyue

張景岳 / Zhang Jingyue

1563-1640
小傳

      張景岳(1563-1640),浙江紹興人。本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黃,人稱「張熟地」。明代傑出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

自幼習醫,深具醫德

      幼隨其父遊京城,十四歲時從京畿名醫金英學醫,盡得其傳。他學有所成,為人看病,非常認真。張景岳晚年曾回憶説:「余少年時,每將用藥,必逐件細嘗,既得其理。」

壯年從軍,後棄戎全心投身醫學

      張景岳祖上世襲紹興衞指揮使,食祿千戶。受到先祖以軍功起家的影響,他壯歲從戎,參軍幕府,遊歷北方,足跡及於榆關(今山海關)、鳳城(今遼寧鳳城縣)和鴨綠江之南。當時北方異族興起,遼西局勢已不可為。數年戎馬生涯無所成就,使景岳的功名壯志消磨殆盡,而親老家貧終使景岳盡棄功利之心,解甲歸隱,潛心於醫道,醫技大進,名噪一時。於醫之外,亦旁通象數、星緯、堪輿、律呂等學。

中醫溫補學派一代宗師

      張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學。朱丹溪處於《局方》盛行的時代,醫者每多濫用辛熱燥烈藥物而致傷陰劫液,故朱氏以「陽有餘陰不足」立論。明代醫學界河間、丹溪的火熱論相火論佔統治地位,更有時醫偏執一説,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華,反而濫用寒涼,多致滋膩傷脾苦寒敗胃,成為醫學界的時弊。

      景岳在多年豐富臨牀實踐中,逐漸擯棄朱氏學説,私淑溫補學派前輩人物薛己(1486-1558)。薛己身為明太醫院使,主要為皇室王公等貴族診病,病機多見虛損,故喜用補。景岳出身貴族,交遊亦多豪門大賈,故法從薛氏,力主溫補。特別針對朱丹溪之「陽有餘陰不足」創立「陽非有餘,真陰不足」的學説,創制了許多著名的補腎方劑。

      張氏學説的產生,出於時代糾偏補弊的需要,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因其用藥偏於溫補,世稱王道,其流弊使庸醫藉以藏拙,產生濫用溫補的偏向。

整理中醫著作,集為《景岳全集》

      張景岳善辨八綱,探病求源,擅長溫補,並在其醫學著述和醫療實踐中充分反映。治療虛損頗為獨到。反對苦寒滋陰,很好地糾正了寒涼時弊。他的陰陽學説、命門學説對豐富和發展中醫基礎理論有着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被稱為「溫補學派」。張景岳積三十年辛勞研究《素問》、《靈樞》,終於撰成《類經》。《類經》以類分門,詳加註釋,條理井然,便於尋覽。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岳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景岳

延伸閱讀:百科知識─張景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