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 Shen Guangwen

沈光文 / Shen Guangwen

1612-1688
小傳

      沈光文(1612-1688),浙江鄞縣人。字文開,號斯庵。為張廷賓的門生,崇禎三年(1630)參加鄉試,中副榜。崇禎九年(1636),以明經貢太學,入北京國子監,後轉南京國子監。甲申之變後,投身反清復明行列,隨黃宗羲避歸浙東。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沈光文參與浙東義師錢家軍,魯王朱以海授為太常博士。順治三年(1646)沈光文參與畫江之師,後在魯王朝歷任工部郎中、兵部方郎中等職。魯王兵敗後,隱居普陀山。其後也曾追隨桂王至廣東肇慶。廣東的桂王朝廷也已無力支撐殘局,光文回到福建,清朝福建總督李率泰派人遊說勸降沈光文,光文焚其書、返其幣不受。順治九年(1652),光文本想從廈門赴泉州,但在乘船時遇到颶風而漂流到台灣,當時台灣為荷蘭統治時代。另有一說是沈光文是在康熙元年(1662)才來到臺灣。據說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知道沈光文在台灣,對他以禮相待,以田宅贈之。 

流寓臺灣的文化先驅

      鄭成功病殁後,其子鄭經與成功為政作風不同,軍力也日益削減。沈光文作詩諷刺,幾至不測。光文易服逃至臺灣北部,結茅於羅漢門山中,其後有人好言向鄭經勸說,事遂解。其後居於目加溜灣社(今臺南市善化區),光文就在其間教授生徒,並行醫濟世。他曾嘆息道:「吾廿載飄零絕島,棄墳墓不顧者,不過欲完髮以見先皇帝於地下爾,而卒不克,其命也夫?」鄭經卒後,鄭氏諸子復禮公如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入臺,明鄭滅亡,福建總督姚啟聖(1623-1683)意欲招致光文,並承諾將光文送回浙江故鄉,但随後啟聖病卒,事不果行,光文仍滯留臺灣。

創立「東吟詩社」,開啟臺灣文人設立詩社的風氣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下詔臺灣設置一府三縣,來臺任諸羅縣令的季麒光,相當禮遇沈光文,提供日用所需,每隔一段時間便候於門下求教。康熙二十四年(1685),沈光文結「東吟詩社」,由清吏與明鄭遺民共同組成。每月聚會,擇勝尋幽,分題拈韻,各抒性情,不拘體格。詩社成員有季麒光、韓又琦、趙龍旋、陳鴻猷、鄭廷桂、韋渡、翁德昌、華袞、陳元圖、林起元、屠士彥、何士鳳、陳雄略、趙行可、林奕、吳蕖、楊宗城、王際慧。對於提昇當時的文風,開啟臺灣文化,貢獻極大。沈光文的著作計有《文開文集》、《流寓考》、《臺灣賦》、《草木雜記》、《臺灣輿圖考》等書,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與張蒼水及徐孚遠等人並稱「東寧三子」。

台灣漢醫藥學鼻祖

      沈光文來臺後不僅傳播儒學,更行醫濟世。他是第一位使漢醫藥文化在台生根發芽之人。沈光文撰寫的《台灣賦》中,描述了臺灣開墾時期的自然環境、動植物、藥物等,以及社會狀況,醫療條件。他另一本著作《草本雜記》對台灣藥用植物的分佈及療效有詳細描述,及相對完善的整理。諸羅縣令季麒光《蓉洲詩稿》卷六中有四首描述沈光文在台懸壺濟世的詩作。沈光文不僅有精湛的醫術,還精通丹房、參茸燕桂的岐黃之道。在沈光文影響下,加上大批漢人先後移居台灣,漢醫藥學在台灣逐漸推廣發展,沈光文被認為是台灣漢醫藥學的鼻祖。

後世紀念「台灣孔子」

      康熙二十七年(1688)沈光文病逝,葬於目加溜灣社(今台南善化區坐駕里)。後人為紀念沈光文事蹟,除了建有紀念碑,還有以其為名的道路、橋梁等等。在台南市善化區有關的紀念名稱,有光文里、光文路、光文陸橋(又稱北仔店陸橋)、斯庵橋(位於光文路)、光文樓(位於善化國中內)、沈光文紀念碑(位於光文路北側,於1978年9月建立)、沈公光文教學處遺址紀念碑(位於善化國中前、於1998年10月建立)、沈光文紀念廳(位於善化慶安宮內,於2006年1月22日開館);在彰化縣鹿港鎮,有縣定古蹟文武廟內的文開書院以及戰後改名的「文開國小」(日本時代為鹿港第二公學校)。於1982年10月1日(中秋節)入祀善化慶安宮與五文昌帝君並列供奉。沈光文紀念亭(位於善化車站前,2012年9月23日落成啟用)。沈光文的故鄉浙江省寧波市將原沈氏宗祠闢為沈光文紀念館,以示紀念,2017年1月被確立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台南一中的校歌歌詞亦中有「思齊往哲,光文沈公」之句以紀念沈光文。

台南一中校歌

大海蒼蒼,高山昂昂,榕橋交拱,翠映我黌宮。

海濱華胄,鄒魯文風,德智體群,兮多士陶鎔。

勤讀書,守秩序,思齊往哲,光文沈公。

愛吾國,愛吾民,臺南一中,無負鄭成功。

參考資料:

台灣孔子──有漢學先師之稱的沈光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