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毓英 / Jiang Yuying

蔣毓英 / Jiang Yuying

  • 稱號:台灣首任知府
小傳

      蔣毓英,祖籍奉天錦州(今遼寧),後住浙江諸暨。字集公,一字集翁,隸屬漢軍鑲藍旗。順治元年,其祖父蔣世瑚隨清軍入關,定居於湖北固安。因其父親蔣浩德曾任雲南督標右營遊擊,他蒙蔭成為貢生入太學讀書。後先任刑部筆帖式,後外放浙江溫州府同知,再任福建泉州知州。

任泉州知州,成為清攻臺之役的堅實後盾

      福建泉州於康熙年間成為收復臺灣的前線,大軍雲集,各種命令飛馳而至,蔣毓英居中協辦調度,游刃有餘。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攻下臺灣後,康熙帝此特賜蔣毓英一品官服以嘉獎。福建總督姚啟聖力薦蔣毓英擔任臺灣知府,認為「海邦重地,非此人不可」。康熙帝予以批准,蔣毓英便調任為臺灣府首任知府。

臺灣首任知府,振興文教,連橫稱他為「一代良吏」

      蔣毓英來臺後,親歷郊原,披荊斬棘。其所輯《臺灣府志》描述了他剛登島時見到的情景:「三邑之人民計之共一萬六千余丁,不及內地一小邑之戶口」、「地廣人稀,蕭條滿眼」、「蕞爾郡治之外南北兩路一望盡綠草,黃沙綿邈無際」「男女無完體之衣,適口乏肥甘之味。衢路衣冠偶或遇之,疲癃慘澹之狀不堪睹聞」。

      蔣毓英將臺灣全島劃分為臺灣、諸羅、鳳山三個縣。根據各地土質情況,按照上中下三級分別確定賦役標準,並減除不急之役,安撫土番,招集流亡,諮詢疾苦。進父老子弟,教以孝弟之義。他還與巡道周昌上書朝廷請求開科取士,以振興文教,有民貧不能就學者,蔣毓英捐俸創立義學,延師課督,嘗於官舍之旁搆一草堂,顏曰「安拙」。任滿遷湖廣鹽驛道,士民爭相請求大中丞告留,會江右觀察使缺,特降旨調補。離臺之日,攀轅送者近數千人,咸感泣數行下,蔣毓英一一慰撫之,後百姓立碑紀績於所建書院,並立塑像祭祀他。連橫在《臺灣通史》中稱蔣毓英為「一代良吏也」。時至今日,在臺南海安宮仍有一方刻著「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石碑古跡留存,足見蔣毓英對臺灣社會影響之深遠。

蔣毓英修篡《臺灣府志》

      1685年底,清政府通令全國纂修地方誌,以備大清《一統志》的采輯。蔣毓英與諸羅縣令季麒光、鳳山縣令楊芳聲等合修《臺灣府志》。初稿於第二年完成,幾度修改,遂呈報台廈道。但未能及時刊刻,至1689年由蔣毓英家屬在大陸刊行。

蔣毓英修篡《臺灣府志》為綱目體,全書分:沿革、敘山、敘川、物產、風俗、歲時、戶口、官制、人物、古蹟等十卷,每卷立有數項子目。該志書的刊行,為後人瞭解臺灣社會、經濟、文化及民俗風情等提供了翔實的歷史資料;如:1413年(明永樂十一年),鄭和、馬歡(紹興籍通事)等下西洋途經臺灣海峽時遭遇強颱,曾上臺島避風,才有今天臺灣的「三寶姜」、鄭和等飲水之用的「大井」等古跡留存。另外,《蔣志》還記載,鄭和船隊曾三次停泊臺灣,這些資料為探討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史提供了可靠的歷史線索,並可供研究者進一步追索。

 

參考資料:

孫東振:〈安拙有為的台灣首任知府蔣毓英〉,《兩岸關係》,2021年第一期,頁65-66。

何有基:編纂《臺灣府誌》的浙江人

附錄:李光地〈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

  臺灣,荒服地也。自鴻濛初啟,至今四千餘年,未歸版圖。皇帝二十有二年,命將討平偽鄭,郡縣其地;經營草昧,一無憑藉,非得賢太守,烏能因心作則、制度咸宜乎?

  我溫陵郡君蔣公祖治泉六載,政成名著,因借守新邦。公銜命至止,披荊斬棘,分畫縣地,田園庶土,相度其腴磽燥濕之別,咸則三壤,爰定厥賦;六府三事,次第修和,井然煥然,表東海之金湯,皆出於公之一手足、耳目、心思之力以錯綜經理,允治而罔失。設公之學問才識無以大過於人者,曷克臻此?

  夫臺民悉偽俘,強有力者歸故土,所留者瑣尾殘黎耳。公顧而憮然曰:『治殘黎,如治瘵焉。凡病瘵而急攻以石液,氣弱精耗,奄奄然不勝石與液之功;孰若逸其四肢、節其飲食、淡其憂慮、攝其氣息,優遊以待邪去元復之為愈乎』?故公之布政,不為非常可喜之事,駭人耳目;不立煩苛細塞之規,強人難能。樂利因人,行所無事;略官民之分、敦父子之情,仁至慈溥,民遂其生;浩浩蕩蕩,而幾忘乎公之力焉。至建庠序、勤課誡、設田學、濟貧乏,養士敷教,靡所不至;文翁化蜀、昌黎淑潮,可參而三矣。

  公三年報最,擢楚觀察、分督郵鹺。將去之日,全台如失怙恃;三老子弟,咸肖公之像而尸祝之。四庠桃李,盡出公門;崇報之心,尤深寤寐。屬余記之,以永去思。余故部民也,蒙庥志德與臺士等;其曷敢辭!

  公諱毓英,號集翁;籍雖遼左,實浙東諸暨人。

繼續閱讀
  • 《奉天》
    《奉天》
    出處 : 《唐句立軸》
  • 《集公》
    《集公》
    出處 : 《唐句立軸》
  • 《臣蔣毓英》
    《臣蔣毓英》
    出處 : 《唐句立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