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問 / Wang Wen

王問 / Wang Wen

1497-1576
小傳

      王問(1497-1576),江蘇無錫人。字子裕,號仲山,學者稱仲山先生。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時已四十二歲。初授戶部主事,監徐州倉,管理有方,降低損耗十分之二三。後調南京兵部,任車駕郎中,能體恤士卒疾苦。嘉靖二十七年(1548),辭官歸五里湖,奉養父親。嘉靖三十三年(1554)曾同秦翰、顧可久、華察、王石沙等重修惠山的碧山吟社,結詩社於其間。點染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嘉靖三十九年(1560)攜子王鑑,隱居寶界山,以學行著稱,學者稱「仲山先生」。畫有《虎丘茗碗旗槍圖》。門人私諡曰文靜先生。有《仲山詩選》、《初筮齋集》、《崇文館稿》。

王問與「湖山草堂」

      王問在會試中式之後六年才赴京參加廷對,已顯露他淡泊於仕途的性情。從政期間精敏幹鍊,處理戶部、兵部事務都見功效,然終不勝其鄉里之思,於赴任廣東僉事途中棄官返回無錫,家中老父與江南山水應是他的雙重眷顧。從此,居鄉終養其父,盤桓湖山林泉。在無錫惠山聽松庵之側、城東照春門外綠羅庵舊址和五里湖南岸寶界山麓等處均築有別業。後者又稱湖山草堂,隱居時間最長,世傳〈隱寶界山〉圖,草堂數間由水湄向山崖延伸,層遞漸進,堂後樓閣可供眺望,整體建設倚崖濱水,正是在湖山之間。作〈湖山歌〉刻於碑上,描述「具區之上,蘭榜荊扉,青猿屢嘯,白鷺群飛。峰巒映兮潭島,水溶溶兮煙霏,心無憂樂,道無行回。白雲與之俱,卷舒隨天機」的隱居之境,表明「我歌湖山君莫譏,巢許夔龍誰是非,秋風蕭蕭吹客衣,嗟今之人胡不歸」的選擇。此碑原刻今存太湖黿頭渚「憩亭」內,題於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初返鄉時。(曹淑娟教授)

王問與茶

喝茶、作畫的文士生活

    無錫茶人名士王問,視茶成癖。明代文人張萱在《西園聞見錄》描寫王問說他不喝酒、但喜歡喝茶,在家築綠蘿小徑,「每遇風清月白,淨几明窗,興至舉筆,或書或畫,輒寫數十幅,如有神助。…」王問每逢興致來時,便提筆寫字畫畫數十幅,如有神助。且他個性好靜,不喜與官場人仕打交道,每有仕宦登門求見,便稱病推辭;但如果是文友與他考訂書史、唱和篇什,他便鎮日欣然忘倦!由此可知其人品之高潔。

山居與舟游品茗

    王問屬蕭散型山人,他有首〈山堂對客拾松子煮茗〉詩云;「荒山市遠不聞鐘,萬里歸人一畝宮。有客共聽寒夜雨,無心更想玉珂風。松煙遶戶雲俱在,茗碗留人夢已空。坐久蕭蕭竹深處,數聲殘葉寂寥中。」在遠離人跡的荒山中,以香茗款待客人,共聽夜雨寂寥、俱觀煙雲縹緲,遠離富貴之妄想。王問歸隱後,他喜造舟出游,其自道:「予暇日,集彼童冠,乘軒出游。有藻可流,有茗可啜,清風可招,明月可弄。」與青年才子們乘船出航、遊山玩水,在清風明月下、風雅品茗。王問山居飲茶、與舟游品茗的生活,遂成有明一代之風尚。

 

《煮茶圖》茶畫傳世

    王問傳世名作《煮茶圖》,現藏於台北故宮。《煮茶圖》白描人物三人,主人坐於竹罏前,挾炭烹茶,竹罏上置提梁茶壺。對面文士與僮僕持手卷,文士揮毫,狀至愉悅。席上備有筆、硯、茶罐、香爐、書卷等,呈現文人相聚論書品茗的清閒,也表現出王問自身日常生活的寫照。(郭淑玲博士)

繼續閱讀
  • 《鳳止亭》
    《鳳止亭》
    出處 :《滄浪獨坐圖》
  • 《進士》
    《進士》
    出處 :《滄浪獨坐圖》
  • 《王問之印》
    《王問之印》
    出處 :《滄浪獨坐圖》
  • 《奉政大夫》
    《奉政大夫》
    出處 : 《大洪行》
  • 《王氏子裕》
    《王氏子裕》
    出處 : 《大洪行》